【自潛初學者十大常見Q&A】

『什麼是自由潛水?』

『我不會閉氣怎麼辦?』

『自潛跟水肺的差異性?』

『這麼多系統,SSI、AIDA、PADI…到底要怎麼選?』

『AIDA系統的自由潛水證照課程標準是什麼?』

『初學者要從AIDA1還是AIDA2開始?』

『不會游泳/換氣也可以上課嗎?』

各式各樣的疑惑困擾著想學自由潛水但是又對這項運動不了解的初學者,

今天就由專業教練們來為自潛新手們內心的各種問題解答吧!

 

自由潛水,初學者,常見問題,課程,閉氣,

Q1 什麼是自由潛水?

自由潛水,是一種不依靠任何水下供氧設備,僅憑一口氣進行閉氣下潛的潛水運動。也有人稱它為「水中瑜珈」

無法追朔起源於什麼時期,在世界各個沿海地區,往往都居住著以海維生的民族,這些海洋民族大多擁有精湛的自由潛水能力,而目的只是為了單純的三餐溫飽。在近年才逐漸普遍,成為一項競賽,一項娛樂,一項運動。

在這網路發達的時代,隨手Goole搜尋「自由潛水」,經常會出現「極限運動」、「死亡率第二高」… …這樣的驚悚字眼,乍看之下,似乎是種相當危險的運動,更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嘗試。但是! 其實不管是什麼運動都有其危險性,只要你能夠尋求『專業』教練、完整課程訓練,了解它的安全觀念知識,在安全規範內進行,都可以玩得安全安心!

舉個例子來說, 就像單車,各種花式技巧競賽,同樣也被列為極限運動,但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休閒運動呢!在郊區騎著單車當作一種假日的休閒活動,能夠安全地進行,那麼它就不會是一項極富危險的運動! 同樣地,自由潛水也可以是「休閒潛水」,不要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在安全的範圍內進行,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地危險。

 那為什麼自由潛水又被稱為「水中瑜珈」?是因為,這項運動,與一般的運動不同,它不需要刺激自己的腎上腺素,運動過程中心跳加速,讓自己大力的喘息著;相反地,它最需要的是身心靈放鬆,讓自己能完全沈浸在藍海世界,試著融入大海。簡單來說,越放鬆,你的閉氣時間就會越長,你越能享受自由潛水的奧妙。

「自由潛水是一趟旅程,兩次呼吸之間的旅程。是邁向人類極限的旅程、探索未知的旅程,也是通往內心的旅程。」_Guillaume Néry (法國自潛紀錄保持人)

Q2 我不會閉氣怎麼辦?

每次PO文放上自由潛水的美照後,大家都會紛紛留言說「好美哦!怎麼可以不背氣瓶?」「天哪!我根本不會閉氣!」「我閉氣大概10秒就不行了吧~」…。其實呢,閉氣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我們在接觸自由潛水之前,跟大家一樣都不會閉氣這麼久,也覺得在水中不呼吸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透過專業證照課程的學習訓練後,就會了解到在閉氣過程中,我們的身體經歷了什麼變化,可以怎麼訓練讓自己的閉氣時間延長。等相關的知識。

所以其實完全不必擔心自己的閉氣時間,只要你尋找專業教練進行證照課程,並依照教練的教學進行練習,讓自己放鬆不胡思亂想,就會發現閉氣其實不難。

Q3 自由潛水與水肺潛水的差異性?

水肺潛水(Scuba diving):穿著供氧裝備、揹著氣瓶進行長時間潛水(一般氣瓶/支,約潛水40分鐘)。考水肺證照就是教導如何使用裝備、如何在水裡控制自己的浮力等知識技巧。

自由潛水(Freediving):不依靠任何水下供氧設備,僅憑一口氣進行閉氣下潛的潛水運動。考自潛證照就是透過專業課程學習安全的知識能力,包含如何閉氣、平衡耳壓、下潛等技巧。

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活動,所以並沒有哪一種比較難,或是一定要先學哪種潛水的問題。至於很多人口中所說的「深潛」,大多都是指水肺潛水,但其實自由潛水同樣能潛深。(目前自潛世界紀錄100米以上),所以這兩項潛水活動,就好比籃球、棒球,雖然同樣是球類運動,但是進行的方式、技巧等等截然不同,只在於你今天想藉由哪一種潛水方式進入水中。

*提醒:進行水肺潛水後(一支氣瓶),需間隔12小時以上才能進行自由潛水;進行水肺潛水後(多支氣瓶/技術潛水),需間隔24小時以上才能進行自由潛水,避免氮氣殘留引發潛水夫病*

Q4 這麼多系統,之間有什麼差異?應該怎麼選?

這麼多自由潛水系統之間有什麼差異?其實系統差異就好比手機品牌,內容規格大同小異,明顯的差異則是各階級的過課標準不同。而常聽見的SSI、AIDA、PADI則是較大宗的系統。

其實在選擇課程時,最最重要的是『教練』!這位教練是否合格,是否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能力標準以及經驗累積。潛得深不代表懂得教學,就像學歷好的老師不見得知道怎麼教學生。所以在選擇教練時,可以多去向上過課程的學員了解實際的教上課心得,或是在溝通詢問時多了解教練的教學風格等等,找一位適合自己的專業教練上課很重要。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些大宗自潛系統:

AID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Apnea) 

系統創立於1992年,AIDA是一個專業的自由潛水協會,並全身心投入到自由潛水的推廣與發展。他們的核心價值就是向全世界宣傳自由潛水是安全的,有趣的,富於挑戰的,並且是探索內心世界的美妙縮影。

同時他們也提倡,自由潛水也關於內心的安靜與覺知,技巧的練習,有效的訓練,朋友的互助和團隊協作。至今,AIDA已經成長為一個由自由潛水員組織的國際協會,他們按照民主投票表決來運營日常管理事務,並且是目前國際自由潛水競賽和規則制定的組織領導者

AIDA自由潛水級別如下:AIDA1-->AIDA2-->AIDA3-->AIDA4-->教練-->教練訓練官

SSI (Scuba School International)

SSI 為世界各地的潛水員、潛水教練、潛水中心和度假村提供培訓水肺潛水認證和教育資源超過 45 年。從 1970 年開始, SSI 已經擴展到 30 多個服務中心, 在超過 110個國家和超過 2800 個國際地區, 並有以超過 30 種語言的教材。

SSI自由潛水不同級別如下:

SSI基礎自由潛水員-->泳池自由潛水員-->一級自由潛水員-->二級自由潛水員-->三級自由潛水員
SSI一級自由潛教練-->二級自由潛教練-->三級自由潛教練-->專長自由潛教練-->教練訓練官

目前SSI自由潛水的所有英文教材和教學標準是由前世界自由潛水冠軍Lotta Ericson編寫。

PADI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er Instructor)

PADI創立於1966年,以水肺休閒潛水起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水肺潛水組織之一,專業潛水教練協會PADI於2015年在北美推出了自己的自由潛水課程,並於2016年在中國上海潛水展正式登陸中國。

PADI自由潛水不同級別如下:

PADI基礎自由潛水員-->自由潛水員-->進階自由潛水員-->名仕自由潛水員
PADI自由潛教練-->進階自由潛教練-->名仕自由潛教練-->PADI教練訓練官

Q5 不會游泳/換氣也可以上課嗎?要從AIDA1還是AIDA2開始?

其實游泳跟潛水是不同的運動,所以不管是游泳、水肺潛水、自由潛水都沒有絕對的關聯!只能說如果你會其中一項,表示你可能擅長水性、不怕水。所以不管你到底會不會游泳,都可以放心來嘗試潛水!

至於AIDA1、AIDA2差別在哪?

AIDA1:課程時間一天,室內課+平靜水域,僅需完成課程項目,無需考核即可獲得證照。比較像是體驗,適合不會游泳/怕水/不敢到海邊/對自由潛水不了解,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項活動的人

AIDA2:課程時間三天,室內課+平靜水域+開放水域(海洋實習),須通過課程考核標準,才能獲得證照資格。課程內容相對豐富許多,詳細的原理解說、進階潛水技巧、救援能力等等,也因為有考核標準,學員們能更加用心學習訓練,培養自由潛水能力。適合會游泳/有潛水相關經驗/喜歡大海,喜歡從事與海相關的活動/期望日後能前往海島國家潛水的人

所以如果你的時間允許,同時也很想學會自由潛水這項能力的話,建議可以直接從AIDA2開始進行。

參考文章:【國際自由潛水AIDA系統各級考核標準】

(圖片來源:墾丁美人魚學校)

Q6 女孩子生理期來也可以潛水嗎?會不會有鯊魚?

被無數女生問過這個問題,我才意識到,原來還是有很多人有著在台灣岸邊只要流血就會引來鯊魚的想法。

首先,生理期來,如果妳真的生理痛,人很不舒服,影響到妳的潛水狀態,那麼就不要勉強自己。否則我們這些女教練,生理期來也是使用棉條就可以照常下水帶學生。

至於會不會有鯊魚,真的是我們自己內心戲爆棚。說真的,在台灣近海要看見鯊魚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多少潛水員都還要特地花錢出國找,才有機會看到鯊魚。其實大多數的海洋生物不會主動來攻擊潛水員。只要你不要隨意亂碰牠們不侵犯、挑釁牠們,靜靜地欣賞,牠們就不會主動來攻擊你。

Q7 為什麼曾在國外浮潛/體驗潛水,導遊拉我下潛時耳朵好痛?

下潛時,隨著壓力增加,我們體內的空腔會受到水壓的影響而被壓縮,第一個明顯感受到壓迫的部位是「耳朵」,因此我們需要「平衡耳壓」將耳朵內的空腔與外部的水壓達到平衡。

如果你在下潛過程中,沒有做到平衡耳壓,你的耳膜就會不斷地被擠壓,就會感到疼痛,此時理應停止下潛。若是持續下潛,最後耳膜的彈性支撐不了水的壓強,就會開始撕裂、破裂,讓水灌入空腔達到平衡;或是導致微血管破裂,讓血液填充空腔達到平衡。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對人體都是一種傷害,輕則發炎、失去平衡感…,重則失聰

所以千萬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在下潛過程中,如果感到耳朵疼痛,代表你並沒有做到平壓,不該繼續往下潛。至於如何平壓,請透過專業課程向職業教練學習完整,才能學得安心、安全。

自由潛水,水中攝影,潛水旅遊,國內旅遊

Q8 上完課程就能拿到証照?可以出國自潛拍水下照片?

很多學員都會問:三天之後就可以拿到証照到國外潛水了嗎?

其實,如果你報名的是AIDA2(或同等級別)的課程,必須通過一些考核標準,表示自己已經熟知自潛能力技巧。那麼你想想看,不管是什麼樣的運動,多數人很難在三天內就完全掌握知識技巧吧!所以不要有證照迷思!上課,是為了能透過專業的管道去真正認識這項運動,並且懂得如何在安全範圍內進行。更多的重點,是你必須不斷地練習,才會進步與熟練。

你可以將證照想像成是駕照,就算你今天拿到了駕照,只是代表國家認可你有基礎認知能力,知道如何開車,但是實際上路更需要你熟練的技巧與經驗,並在安全規範中進行,才能讓自己盡可能避開危險。證照亦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停練習,穩扎穩打的培養好自己的能力。所以千萬不要有三天上完我就一定可以拿到証照,或是我拿到證照後就代表我能自己找個海邊就跳下水的想法。否則都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無論是什麼運動,都是需要能力與經驗的培養。

所以就算沒有一次考過,也千萬不要覺得氣餒,或是認為自己不適合進行而放棄自由潛水。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心思練習,你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Q9 應該要先入手哪些自潛裝備?

到底課前需不需要事先入手裝備呢?建議大家先不要著急,可以先問問潛店在課程中是否會提供裝備使用,因為大多數的店家都是會提供的。如果能先實際使用過會是最好的,這樣你才會知道這個品牌適不適合自己,自己應該買什麼尺寸款式等等,自由潛水的裝備更講求服貼、合身,所以千萬不要看到網上大家流行什麼,或是某某大神用什麼,就跟風買裝備,適合自己最重要!

於上完課程後,要最先入手哪些裝備?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自潛裝備!

面鏡:低容積面鏡,彈性佳較服貼。建議購買前多試戴,試試看是否容易捏鼻平壓,儘量選擇透明鏡面,便於潛伴觀察你的眼睛。

呼吸管:用於水面調節呼吸,便於觀看潛伴。下潛時務必將呼吸管從口中移除!

長蛙:如正確使用,比起一般短蛙更加有效率。有不同的材質,以彈性及價格來說:碳纖維>玻璃纖維>塑膠。在選擇長蛙時,一定要實際試過腳套是否合腳,以及挑選適合自己的腳板軟硬度。

防寒衣:最理想的方式是量身定做,講求服貼合身,才能有效防止水的流動帶走體溫,進而達到保暖效果。拉鏈式保暖效果有限,不適用於太寒冷的水溫。

配重:有腰配、頸配兩種方式。多用於抵消防寒衣的浮力,應適當配重(中性浮力大於10米)避免危險意外發生。

 

一般人大多會先選擇購入「面鏡+長蛙」,最直接能進行自潛的兩項裝備。但如果你是特別怕冷的體質,或是正要在冬天進行潛水練習,可以選擇先購入「防寒衣」,畢竟面鏡、長蛙比較容易租借,防寒衣要真的合身,保暖效果才好。無論你想入手哪一項,千萬不要跟風,多試幾種,找到舒服適合的最重要!

Q10 自潛初學者適合哪些潛點?

北部:龍洞灣、潮鏡公園、南港運動中心、松山運動中心

中部:北區運動中心、潛立方潛水旅館

南部:萬里桐、後壁湖、船帆石

小琉球:花瓶岩、美人洞、大福漁港

綠島:柴口、石朗、中寮港、公館港、亞特蘭提斯、將軍岩、柚子湖

蘭嶼:母雞岩內灣、朗島、潮池

菲律賓宿霧:歐斯陸鯨鯊、墨寶沙丁魚

菲律賓薄荷:freediveplus、balicasag、Pamilacan

菲律賓科隆:Barracuda Lake、Twins peaks、Siete pecados、Corel Garden、Lusong Gun Boat、Treu Kaze Maru

切記:Never Dive Alone(不要獨潛)!務必尋找熟悉當地海域的潛導帶領!

課程詢問/更多疑惑:http://m.me/Ocean70Fans

Messenger icon
Send message via your Messenger App